“高冷”VS“亲民”,哪类物联网平台更有出路

随着物联网一路高歌猛进,水涨船高,各行各业都集聚力量蓄势待发,尤其是国家提出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,借助工业4.0发展的契机,物联网平台作为工业资源汇聚共享的载体,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链接的枢纽,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,因此引来一大波企业纷纷布局物联网平台。

初步梳理,仅国内大大小小的物联网平台就有七百多个。

小到仅管理一类设备——比如共享单车,大到管理成百上千类(据介绍)设备比如知名大企业GE的Predix、西门子的MindSphere、思科的Jasper、徐工的Xrea、三一重工的根云,以及AWS IoT、阿里云IoT,知名新生代机智云、云智易等。

尤其是近两年大企业的加入,让物联网平台这个领域焕发出了“勃(满)勃(满)生(杀)机(气)”。

然而,这些大企业的平台往往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,因为总感觉不会那么实惠。

当然,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,对外宣布“免费”,甚至还有“补贴”。

但是,物联网平台免费这件事儿,代价还是挺大的,所以蠢蠢欲动者,还是三思而后行。

免费或不可取,亲民却无需弃。

本文想要探讨的话题,来自于不久前与树根互联CEO贺东东交流中,他所提到的“根云平台曾以1.6万元”这个亲民的价格,为一家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案例。从贺东东的话语中了解到,树根互联希望这不是个例。

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提供的服务类型

那么,物联网平台应该走高冷路线,就是“签大单”,还是亲民路线,不管“芝麻西瓜”,捡到就签。

今天,暂且不讲这两种方式的优劣。就讲两段“历史”。

第一段是云计算发展史。

第一波云计算发展高潮(泡沫)在2012年,同时也是泡沫破灭的一年。

这一年,一些老的云计算企业,如2010年曾被外媒评为全球十大云计算企业之一的盛大云走下神坛;一大波明星创业公司比如初志科技、引跑科技、友友天宇、擎云等,今天几乎已不见踪影;甚至连田溯宁重力打造的云基地,今日声势已远不如往昔。

他们的失败与整个产业过热,概念混淆,企业定位不清等有极大关系,犹如2013年前的物联网。

与此同时,第二波云计算企业破茧而出,他们便是今天活跃在云计算舞台上的阿里云,创业公司UCloud、七牛云、青云,以及九州云、安畅等。这一波企业可以说是赶上了云计算的“反弹期”。

这个阶段也并非一帆风顺。

阿里云早期是如何吸引用户,大部分从业者应该了然。至于这些创业企业,基本一开始都是单点切入,比如UCloud选择游戏行业、七牛云在视频图像存储领域独辟蹊径,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。

然而,他们并没有瓜分掉全部的云计算市场。还有一大批提供私有云,或者混合云解决方案的企业共存。比如九州云、上海和辰信息、有孚科技等,上海联动原素接触过的就有十几家吧。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原因,就是稍微上点规模的企业,都对公有云存有戒心,而这部分企业却是真正的“金主”。所以近两年,那些公有云企业,也开始进军“混合云”。

第二段历史,是智能硬件开发平台发展史。

这个历史“萌芽”于2008、2009年,但是真正有企业以开发平台的姿态活跃于市场上,始于2013年,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就是机智云。

在2013到2015这3年间,类似的平台如云智易、Ablecloud、氦氪云、深智云、Ruff等十数个平台都涌现了出来。他们的初衷都非常值得尊敬,比如希望所有的开发者在他们的平台上,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的“创造”出智能硬件。

然而,中小企业和创客们购买力有限,同时,大型消费电子企业开始觉醒,所以大企业开始以他们客户的身份出现。好景不长,大企业自己也成了平台。而他们的平台却并不一定是自己构建,背后是一些默默无声的技术团队。同时,这些大企业的平台也“吸引”不了与他们同等级别的大企业。大家都各自为营,用户还是中小企业。

一个小点,不足以决定物联网平台们何去何从。不过或是积沙成塔,积跬步以至千里,或是千里之堤毁于蝼蚁,看自己如何取舍了。

本文转自:“高冷”VS“亲民”,哪类物联网平台更有出路

点击这里,获取更多IOT物联网设计信息

最新文章